延安市:聚人才兴产业书写乡村振兴新画卷

推进乡村振兴,产业是支柱,人才是关键。延安在发展过程中,通过校(企)地合作引人才、技术培训育人才、政策保障留人才,形成了以苹果产业发展引领农业追赶超越的新格局,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。

校地企合作助推洛川苹果转型提质

初夏时节,位于黄河中游的洛川塬上,集中连片的苹果园一望无尽,青绿色的小果挂满枝头,果农们精心呵护着一颗颗“致富果”。

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,站长安贵阳正和同事查看育种场果树长势。2012年试验站落户后,安贵阳也跟着在洛川扎下了根,一直忙碌在苹果品种选育和深加工第一线,科研成果显著。这两年洛川县推广的矮化密植新模式,就是他和同事们的心血。

“矮化密植这方面,我们通过多年的研究,指导咱们洛川建了几万亩这种矮密果园,一亩地相当于原来乔化果园的两亩三亩的效益,产量效益都会大幅度升高的。”安贵阳说。

目前,洛川县已聘请了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56名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,落户了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,为苹果产业“把脉开方”。

苹果不仅要丰产,也要能丰收。2013年,洛川县政府把“洛川苹果”作为主打品牌,全力发展当地电商产业。2015年,洛川县与阿里巴巴签订合作协议。近10年来,洛川苹果网上零售额从2014年的400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2.5亿元。

从苗木繁育到新品种选育,从栽培模式变革到现代装备提升,洛川县依靠校地企合作,用科技赋能提升苹果品质,让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。销售平台数据显示,洛川苹果在线上有了稳定的“苹果粉”,去年的复购率已达23%,部分复购率达到40%;从2018年到2021年,洛川苹果在销售平台的成交额,年增长率均超过100%。

 技术培训助力返乡农民创新创业增活力

乡村要振兴,人才是关键。近年来,延安市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、开展百万农民线上大培训等,吸引了大批像李小刚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回乡创业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。

今年34岁的李小刚是宝塔区甘谷驿人,之前一直在洛川承包果园,2015年回到家乡,流转土地160亩,栽种樱桃和苹果,150亩苹果园从除草滴灌到施肥打药,全部采用现代化管理。他积极主动参加市区两级组织的技能培训,还经常能得到专家的亲自指导,管理技术提升迅速。今年5月初开始,李小刚家的露天樱桃成熟上市,他通过网络宣传,每天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。“截至目前已经卖了八万多块钱了,预计大概还能卖个六七万块钱。”李小刚说。

为帮带基层一线人才培养,延安市在全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及本土专家中遴选87人,组建本地专家人才信息库,经常到田间开展技术指导,手把手教授。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以来,培育职业农民16874人,认定职业农民16760人。借助“我是延安”APP平台,累计开展百万农民线上培训51期,参训人数2833万余人次。

 政策保障鼓励各类人才融入基层建功立业

2021年延安市启动实施“圣地英才计划”,由市委组织部、市农业农村局等7家单位牵头,组织开展“圣地英才计划”十大人才工程评选,评选出包含乡村振兴能人在内的120名“圣地英才”,发放奖励资金195万,极大鼓舞了乡村振兴人才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下一步,将在人才服务上下功夫,为首批“圣地英才”办理“圣地英才卡”,提供子女入学、出行、就医等9项便利服务,更加坚定人才融入基层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