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安市:聚力贯通“点线面” 锻造圣地先锋队
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,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标准要更高、要求要更严。陕西省延安市以实施党的建设引领工程为抓手,在贯通党员队伍建设“点线面”上靶向发力、精准施策,持续锻造靠得住、顶得上、过得硬的先锋队伍。
紧盯短板弱项,夯实基层基础。聚焦解决不同行业群体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堵点问题,着力抓好党员队伍建设。在职党员“抓岗位”。针对在职党员对党组织归属感不强等问题,深化“亮学赛督治”专项行动,通过设置党员示范岗、划定党员责任区等,亮身份、亮职责、亮承诺,推动在职党员担好责、履好职、带好头。无职党员“抓结对”。针对无职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,用好“党员中心户”制度,引导无职党员与群众结对子,做好政策宣传、志愿服务等工作,让无职党员“有责”。流动党员“抓节日”。针对流动党员组织召集难等问题,紧盯节日返乡高峰期,探索推行联系服务“七个一”举措,通过走访慰问、座谈交流等,确保流动党员“流动不脱管”。困难党员“抓帮扶”。针对困难党员关怀不及时等问题,用好“融救助”机制,坚持“日常关怀+节日慰问”相结合,做到平时有人问、节时有人访、难时有人帮,传递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。新发展党员“抓仪式”。针对新发展党员组织意识不强等问题,通过入党宣誓、佩戴党员徽章、参观革命旧址等,增强新发展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。退休党员“抓荣退”。针对退休党员心态有落差等问题,举办荣退仪式,通过颁发荣退证书、回顾工作历程、分享荣退感言等,引导他们不忘身份、牢记初心,做到离岗不离党、退休不褪色。
把准工作流程,保证队伍质量。健全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全链条机制,统筹把好党员工作全周期“五个关口”。把好入口质量关。突出政治标准,注重总量调控,加大从青年、产业工人、农民等群体和新经济组织、新就业群体等领域发展党员力度,做到成熟一个、发展一个。把好教育培训关。认真落实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(2024—2028年)》,服务好上级调训、谋划好主体班次、统筹好内外专训、实施好基本培训。把好监督管理关。做实做细日常管理监督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制度,探索推行流动党员双向共管、数字智管等举措。把好作用发挥关。建立健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,强化党代表联络服务,引导党员在推动改革发展等重大任务中当先锋作表率。把好出口处置关。健全完善批评教育、转化帮扶和稳妥退出机制,严肃审慎处置不合格党员,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。
围绕中心大局,发挥先锋作用。紧扣省委打好“八场硬仗”部署要求和市委“12345”年度工作安排,协调在岗离岗、网上网下、平时战时各状态。在岗离岗相统筹。深化“立足岗位作贡献”活动,用好用活党员“承诺—积分—评议”管理办法等机制载体,引导党员履职尽责、服务群众。网上网下相贯通。认真落实《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》,引导党员主动发声、正确发声,让“正能量”形成“大流量”;守护公序良俗,对于不守法纪、有悖道德、危害社会的行为,敢于挺身而出、勇于斗争。平时战时相结合。常态化推动党组织进社区、党员进网格,探索推行“社区工作日”“双微服务”等,引导广大党员“平时能服务、战时能冲锋”;完善平战转换工作机制,建好用好党员应急组、党员突击队,推动广大党员在防汛救灾、应急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、当尖兵、挑大梁。